發(fā)表時間:2021-05-26?????責任編輯:極光創(chuàng)新
中科院重慶研究所和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近日成功研制出國內首臺空間3D打印機
,并于近日在法國波爾多完成了拋物線失重飛行試驗。最大可打印組件尺寸超過3月26日NASA交付給國際空間站的升級版3D打印機。記者在中科院重慶研究所看到,一臺保險箱尺寸的3D打印機打印了不同類型的零件
,包括扳手、螺母、連桿等。無論怎么傾斜,這個空間3D打印機都能正常工作。中國科學院重慶研究所智能制造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段介紹說
,經(jīng)過兩年的努力,研究所和航天應用中心研制出了中國第一臺空間3D打印機,最高可打印200*130毫米在軌3D打印制造是滿足空間站維修保障需求的有效手段
在沒有空間在軌3D打印制造技術之前
空間3D打印制造技術的打印速度為10-30 mm/s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技術中心獲悉,中國研究人員利用拋物面飛行器成功進行了微重力環(huán)境下的首個3D打印實驗
。這為未來將3D打印機送入太空、,為空間站提供后勤補給提供了重要的數(shù)據(jù)和經(jīng)驗。